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,於民國89年起修復古蹟「臺北水源唧筒室」,成立「自來水博物館」供民眾參觀:91年一期工程完成,合併公館淨水場部分場域,更名為「自來水園區」擴大服務。園區自成立以來,每年辦理各種不同類型之活動,尤以夏季的親水節及冬季的聖誕季最具特色,早已成為大小朋友深刻難忘的美麗記憶。
鑑於環境教育法於100年6月正式上路,水處體認到實踐環境教育為善盡地球公民責任的好方法,也符合企業社會責任的既有宗旨,於是成立「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」,整合既有資源,廣化及深化園區解說服務,並研發具有園區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方案,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之審查認證,於101年2月6日獲頒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」認證證書,得依據環境教育法第19條之規定辦理戶外學習活動並給予環教時數認證。
臺北自來水園區是一個以「水資源保育」作為主題特色的環教設施場所,除了園區內本身就有一個正常操作中的「公館淨水場」可親身實地參訪外,包括旁邊原有供作自來水水源的新店溪、日治時期興建全台第一個民生用自來水廠「水道水源地唧筒室(自來水博物館)」及「臺北水道水源地」古蹟及精心研發適合各種背景及不同年齡層之各式水資源教案。同時園區內尚有佔地5公頃的小觀音山,完整保存屬於淺山低海拔的原生闊葉林相生態,可進行「生態探索」課程,附近尚有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、「客家文化主題公園」及「河濱自行車道」,提供環境教育多面向的不同選擇。